《尼采:上帝之死》的我思

近日在查考《使徒信經》,當中說「我信我主耶穌基督… 在本丟彼拉多手下受害… 受死、埋葬…」,這幾句信經我自己歸納為「耶穌之死」,當說出這句話後,我不其然想起哲學家尼采一句震撼的宣告:「上帝已死」!

究竟「上帝已死」是什麼意思呢?下面節錄網上媒體「香港01」於2016年10月29日刊登的文章《尼采:上帝之死 》,筆者加以整理及加上標題以方便閱讀。

—– 開始節錄 —-

從絶對信仰到絕對理性的轉變 –「上帝已死」

在西方歷史,上帝一直都同時是宗教家、道德家與哲學家的真理保證者。上帝是宗教信仰、道德價值與理性知識的根據,上帝是一切價值的終極保證。然而哥白尼提出「日心地動說」(Heliocentrism),及後達爾文發表進化論,作為信仰之根據的上帝就被宣佈死亡;康德發表三大批判,把上帝逐出理性的領域,上帝被趕到道德的領域去,作為理性知識之根據的上帝被宣佈死亡;最後尼采把上帝佔有的僅一小塊立足之地也抽走,作為道德價值之根據的上帝被宣佈死亡。可以說是尼采給予上帝最後一擊:「上帝死了!」

「上帝已死」後的過渡時期

上帝死了,人類的所有價值都呈現真空狀態。尼采指出,人們要面對喪失既有價值之後所陷入的虛無主義(nihilism)。尼采指出虛無主義就是最高價值之喪失,人生缺乏目的,沒有誰可以對目的論的問題作回答!面對如此困境,意志薄弱的人可能會感到悲觀、失望,甚至厭世。現代人普遍被這種悲觀與緊張感折磨得不似人形,他們或會選擇以忙碌工作以逃避,或選擇融入群眾之中,扮演不同的社會角色,屈從於整個社會的普遍法規,掩蓋自己的不安。

尼采所提出的「出路」

人類還可以在哪裡棲身呢﹖尼采指出在以往被哲學家和宗教家鄙視的現世,正是人類得以重新肯定自己、建立價值的地方。尼采既然肯定現世的重要性,當然他亦會認為現世生命非常重要,人們應當肯定自己的生命意志。

尼采教導人們要否定既定的價值,肯定自己的創造,追求差異性。我們可以說尼采要反對一切既有、不變的事物,包括人類本身。由此,尼采轉而提出「超人」(英文︰Overman/德文︰Übermensch)的思想。「超人」就是其生命意志得到最大程度之發揮的人,「超人」衝破一切障礙,超越善惡,具有絕對的自主性。如此,「超人」不需要任何真理、善惡的標準,因為他們自己就是真理和善惡的準繩。

—- 結束節錄 —-

以下我將會就上文作出反思和回應。

「上帝已死」這句話的本質與謬誤

回顧教會歷史,我們知道在耶穌時代,宗教領袖奉行律法主義叫信徒苦不堪言,耶穌嚴厲責備宗教領袖剝奪信徒真實地與神親近的機會。後來,天主教成為國教,政教合一,宗教領袖的律法主義不單沒有竭止,而且他們的濫權和敗壞叫受壓制的不單是信徒,而是整個國家的人民。表面上,社會是以上帝作為人一切思想價值和道德的依歸,但實質上卻是當權者借宗教信仰去從人民身上取得利益而矣。因此,到了啟蒙時代,理性抬頭,人民開始醒覺這些所謂的「宗教信仰」根本只是一種手段和工具,最終他們終於要發出「上帝已死」的判語。我認為他們說這句話的本質與其說是人們不再相信上帝,倒不如說是人類渴望擺脫宗教規條的壓制與困綁更為貼切。當宗教失去了讓人尋見真理和終極價值的功能,人類自然渴望尋找一條新的出路能替代之。

但另一個問題卻出現了,人以一個極端取代另一個極端,就是以絕對理性去取代宗教信仰(唯理取代唯心),以所有能看見能測量的道理去取代一切不看見不可測的事。在宗教終極的年代,人相信神掌管並介入世界一切事情,故此人無能為力為自己的生命負責。至「上帝已死」的年代,人卻完全否定神在世界中的位置,但把自己生命的彰顯視為終極目的和意義,也許這個終極就是尼采所說的「超人」吧?

不過,「超人」未出現,「上帝已死」的後遺症卻如尼采的「預言」所說應驗了!現代人普遍否定上帝的位置,墮進上文所述的「虛無主義」當中——「悲觀、失望,甚至厭世… 他們或會選擇以忙碌工作以逃避,或選擇融入群眾之中,扮演不同的社會角色,屈從於整個社會的普遍法規,掩蓋自己的不安」。問題是,現在有什麼出路?尼采提供了一個建議,說人要追求絕對的自主性,他自己要成為自己的真理,其實簡單說不就是人成為「神」嗎?而然,二百多年後的今日,我們找不到這些「神」,卻找到自以為神的惡魔(希特勒是表表者),或放棄「上帝」的「虛無主義」者。

尼采所提出的「超人」論是什麼?這仍是一個被受爭議的話題,無人能確定地作出清楚的定義。而然,我認為「超人」其實並不是什麼新鮮的論調,這個想法早在聖經的創世紀中已有記載,其中包括魔鬼叫人吃禁果使自己能有智慧,巴別塔要建成通天塔頂傳揚自己的威名,等等。共通點都是只有一個——人希望成為神,或更具體說,人渴望有絕對的自由。我認為這是人有史以來一直存在的「缺憾」吧!

聖經如何回應「上帝已死」並提供出路?

正如前述,宗教成為規條與禮儀困綁生命,虛無主義卻是把生命放逐於深淵無垠之中,兩者皆不可取。前者是耶穌所恨惡和痛斥的,後者是上帝所嘆息和痛心的。事實上,聖經告訴我們上帝肯定世界的價值,肯定人在世的意義和責任,而且也是衪給予人自由意志,問題只是人潛越了自己的位置,想要取代神才出現問題。在「上帝已死」前,人以為上帝為宗教家、道德家與哲學家的真理作出保證,這本身已是一個錯誤。二千年前耶穌基督道成肉身來到世間,衪自己宣告就是「道路、真理、生命」,意思是世人要回到上帝自己哪裡,衪自己本身就是真理,人必需按著神的心意去活出人應有的形式。

聖經從創世紀開始已指出人犯罪墮落的問題,但聖經的記載並沒有僅僅描述人在罪的絕望中就結束。四卷福音書展示耶穌基督道成肉身的目的,衪除了勸世人回轉歸向神外,衪更為我們的罪受死、埋葬、復活——這件歷史事件意味著我們的罪在神面前可以被赦免(因耶穌基督已代替我們受罰),而因著罪的問題被解決,我們可以進入一個嶄新的可能性,不是成為「超人」,而是回到上帝起初創造我們美好的狀態,神稱我們為兒女,我們稱呼神為「阿爸父」(羅馬書8章15節)。

在這個狀態下,我們不是被宗教規條所困綁和壓制,而是能活出神造我們時給我們的各種優越條件,包括自由意志、創造力、行善的能力等等… 這才是一種超越我們從前墮落後失去自由、無創造力、行惡等的「超人」狀態(借尼采的用語說)。成為神的兒女並不是一種烏托邦式構想,而是歷史上千千萬萬重生後基督徒的活生生見証。

說「上帝已死」,不如說「宗教已死」,其實宗教從來沒有「活」過,我認為信耶穌並不是一種宗教行為,信耶穌是一種信仰,更是一種關係,是被造的人與上帝關係的重建。這位上帝是一位怎樣的上帝?衪當然不是「死」的上帝,上帝是一直活著,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神。衪從前創天造地,造了世人,今日衪仍在工作,而且終於有一天衪會完成衪的工作(參《啟示錄》)。信衪、依靠衪、跟從衪的人,即使會有灰心失意的時候,但忍耐到底的,相信終有一天會在上帝工成的日子與衪一同慶功,這就是我的信仰宣告,哈里路亞!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作者: 凱楊

在香港長大的一個小小基督徒。自問是個普通的人沒有可誇口,但信在耶穌什麼都可能。在網絡大海中奉獻點滴文字,希望能祝福一些人。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