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尋找一個肯挨麥記的女人」到尋找一個肯和你賞花燈吃湯圓的女人

何謂「拍拖挨麥記」呼聲背後的意識形態?

在香港,拍拖已被定義為是一種高消費活動,普羅大眾的男士叫苦連天,女士絕不輕易讓步。就這個話題,坊間已有創作人在 Youtube 上發放了一段名為「一生只想尋找一個肯挨麥記的女人」,引起廣泛迴響:

在翌年情人節檔期,再有網友發佈「情人節豪華老麥用餐記」,回應食麥記未必係「挨」

但背後亦潛藏一個意識形態,就是拍拖要高格調才不算「挨」,而高格調又是浪漫的一種表現。喂!請問是誰建構這種意識形態的呢?

拍拖的內涵:浪慢?關係?

如果有一條通識題,是這樣的:「試比較中國元宵節與西方情人節的異同?」你會怎樣回答?

我認為,從性質上,它們都是情人節,但在活動層面上,中國情人節是賞燈猜迷吃湯圓,講的是團圓和一同遊戲,而西方情人節則是送花和燭光晚餐,講的是一種浪漫的氣氛和情緒。從表面上看,已經立刻可以看出兩個節日的消費是有很大差異的,但我們何時傾向強調了西方情人節呢?我相信,我們無法不受傳媒耳濡目染,是誰左右著傳媒?不就是商家麼?

似乎自由卻是無法選擇的行為模式

是的,很大可能,說到底是一班商家洗我們的腦,告訴我們情人節一定要送花和燭光晚餐,藉著挑動人的情緒,就挑動人的欲求,根據經濟學的供求定理,由於人的欲求,供應者自然可大大抬高價錢,消費者不自覺地跌入似乎是自由卻是無法選擇的行為模式中。

情人節,只是一個特殊例子;推而廣之,拍拖,也成為一種似乎自由卻是無法選擇的高消費行為中。作為一個重情感的女性,最容易落入這種渲染中,而在一段拍拖關係中,通常是男追女的狀態,即女性作主導,男性就陷入委屈的就犯狀態,如果是委屈的話,往往在婚後,若男人成為主導地位,則婚前委屈的怨念就會爆發出來,女性自然陷入婚後哀愁的惡性循環當中。

似乎低調卻全然投入的美好時光

我們又可以問,為何中國情人節是賞燈猜迷吃湯圓?其實先前已提到,背後的意義是團圓,賞燈也牽涉情感,猜迷則牽涉理性,而吃湯圓則是肉體的滿足,可見其實中國情人節的活動是很全面的,內裡包含全人的彼此投入,共渡的時間,而目的是指向彼此的關係。相反,西方情人節的浪漫在一個極端而言,可能會陷入自我陶醉的個人滿足當中,特別是一方要求收花食貴餐,另一方卻在負擔不起而委屈而行的情況下,試問當中的關係如何能增進呢?

最後,在情人節沒有情人的狀態下,西方情人節的強烈浪漫氣氛使單身的人孤獨,強烈的孤獨甚至可能導致破壞別人美滿,或自怨自艾的負面情緒。反之,中國情人節卻有「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盼望和反省,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在這裡,我並沒有刻意要貶低西方情人節而高舉中國情人節的意思,只是想借這兩方面的比較而一起反思情人節或拍拖背後的深層意義。我認為,拍拖不是一種行為或個人滿足,卻是兩個人之間的關係經營。從浪漫情緒的反思中,我也希望大家小心自己受到一種「貴=好」的洗腦模式影響,特別在香港這個資本主義的社會模式中,往往包裝得不太明顯,卻又美淪美煥地滲透生活的每一個層面,包括二人相處的關係之間。無論你貴得起抑或貴不起,太過讓金錢滲入二人關係之間,都會有一種慢性而不良的破壞在當中,好像讓金錢成為第三者干預你們一樣。

LIKE 我丫! ^o^
如果以上文章對你有用,請到「愛你一生一世」 Facebook 專頁比個 LIKE,你就可以定期收到更多有關戀愛話題的文章~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作者: 凱楊

在香港長大的一個小小基督徒。自問是個普通的人沒有可誇口,但信在耶穌什麼都可能。在網絡大海中奉獻點滴文字,希望能祝福一些人。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