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和神學與教會更新 – 讀後筆記

本書是從中國人過去走過的路,以聖經所揭示的信息為基礎,輔以教會歷史、神學和牧養思想,從而探討在香港這個小島上,未來可以踏上的路。 作者楊牧谷牧師以資深的神學訓練,擁抱牧者的胸懷,由始至終只有一個問題盤據於胸臆間,揮之不去,那就是:香港若循這條路線發展下去,對九七後不能走和不願走的人會留下個怎樣的局面?楊牧師既引導讀者對現存的體系作個清點存貨的檢討,也剖析聖經和神學的取向,使有志此道的人能繼續向前探索。 本書的信息,對今天活在此時此地的人來說,仍然歷久彌新。

出版商的簡介

由於本書艱辛難讀,以下只能以筆者有限的理解作簡述,段落間的脈落和關係恕未能很好地貫通,如有遺漏歡迎提點及見諒!期望日後再讀時作更好的整理吧!

本書名叫《復和神學》,意思是作者希望以此進路為香港九七後尋找出路。這出路乃指以信仰角度去尋求我們這未能離開,又未能改變現況的我們的出路。

既叫《復和神學》,所以作者先為神學一詞作解釋:

什麼是神學?

人努力了解神的啟示,在獨特的時空內註釋,繼而作出回應。
神學既是人的努力,就有其限制,她是建設性的,但非必須的,更不是終極的。

神學具有大公基礎與處境性。但切勿看處境需要過於認識神及其啟示本身。

神學代模具解釋性與揭示性,幫助人了解神的啟示。它需要與人的經驗相符。

華人及香港神學思想的回顧

接著,作者嘗試回顧華人和香港教會在這一百年間不同階段神學思想的轉變。

20年代,教會希望把基督教與儒學並行,使之較易為華人接受。相對的是把信仰與文化二元化 (王明道),這是基要和福音派主流看法。中間路線是以信仰提升文化,但只有理論,難到實踐那步。

70年代有所謂香港本土神學,和今日坊間對教會離地的批評很像,都是一套解放神學,要爭取公義,向欺壓者抗爭。因此教會關注基層和勞工福利,開辦很多社會服務和學校。

由於成書是在80年代,因此沒有探討千禧靈恩與福音派思想的改變。

復和神學的含意

接著,作者繼續解釋《復和神學》中「復和」一詞的意思。簡單來說,這詞的含意包括「重建」(人與神,人,世界的關係),「挽回」 (神藉耶穌的死和復活把神人間隔閡的因素-罪,除去),及「復和」(神主動設立挽回祭,人回應之)三重意思。

以下僅簡述部份由聖經和教父著作所解釋關於復和的含意。

聖經:我們與神復和後, 同時也領受叫人與神復和的職份。神在復和的工作上已做了一切,人的責任是要作出回應。

我們與神復和後, 同時也領受叫人與神復和的職份。神在復和的工作上已做了一切,人的責任是要作出回應。

教父:

  • 特土良: 基督把人收集, 藉著道成肉身與人認同, 又順服神而勝過罪, 復活而把人重建
  • 奧古斯丁: 反對二元論,包括神魔對衡及靈魂體三分,論全人救贖。
  • 諾未喜安: 世界看似充滿為對立和混亂, 但神在其中管理並使各事和諧協調。通過世界的創造認識神,但不止於此,故非同於自然神論。
  • 居普良: 論教會合一。分裂者自以為光明卻在黑暗中的心態。強調教會領袖在合一的責任遠比榮耀重要。離開教會就無法得救。

接著,作者盤點歷代教會的神學思想。盤點之目的是要看看有沒有一套神學思想最適合香港當下的情況去應用。

初期教會:

基督為中心,大使命,專注天國,順服政權(認為政權是神所立的)。後來因異端異教勢力入侵,教會要組織化來抵抗,漸漸轉為教會為中心了。 — 若應用今日,是挾聖經而逃避了教會對社會的責任。

中世紀教會:

神權治國 — 過去已過去情懷不會倒退

改教時期:

殿定現代基督教國家的政治體制: 法治與自由 — 若應用今日就變成解放神學,只在今世建立新制度。

至此,作者指出 — 復和神學才是今日香港教會可取的神學進路。在解釋實踐前,作者先分析香港在八十年代所面對的九七問題。

香港的九七問題

  • 港人的期望:英治或自治
  • 中國的期望:國家尊嚴和領土統一
  • 香港所面對的經濟危機:撤資、港滙急跌、移民潮
  • 香港所面對的信心危機 – 起草基本法時中央太多干預,使人質疑港人治港的真實性

終於進入「戲玉」,作者開始說明《復和神學》的內容。他提出哀歌的傳統為復和神學提供一個很好的參考和基礎。

哀歌傳統

舊有代模不能承載近代香港問題的衝擊,故尋求新的代模,就是哀歌傳統。聖經中的經卷包括約伯記、詩篇、耶利米哀歌等。哀歌的格式可以分為訴苦、祈求或代求、讚美等三部份。作者特別提到代求的哀歌中有一類叫中保哀歌,經典的例子乃是耶利米。作為中保,他乃是一手牽神,一手牽民。中保的心乃是民的痛乃我的痛,他能夠為民代求。中保的角色正是香港教會要學習的榜樣。

最後,在實踐方面,作者從個人和教會兩方面提出建議。

個人與神復和

作者分析哀歌的內容,提出個人從創傷到得醫治經歷以下階段

  • 在安舒區中方向確定(封閉內向)
  • 依靠舊有經驗自給自足
  • 災難臨到
  • 舊世界崩潰方向迷失!
  • 接受醫治創新方向(向神開放)
  • 讓神來改變和開創新境況。

教會更新的需要

崇拜的更新:集體崇拜由許多我組成,互相依存,引導個人復和的發生,使受傷者從封閉走向開放的靈命。

生命的更新:為只能聽不能說的人重建意義。其實上流下流的香港人都面對意義空白的危機,所謂「窮得只有錢」,因此彼此都有重建意義的需要。教會不是提供答案,而是與大家一同尋找答案,就好像中保的角色一樣:「一手牽神,一手牽民」,透過集體崇拜,向神開放,讓神來改變和帶領整個群體走向新境況。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作者: 凱楊

在香港長大的一個小小基督徒。自問是個普通的人沒有可誇口,但信在耶穌什麼都可能。在網絡大海中奉獻點滴文字,希望能祝福一些人。

發佈留言